相关新闻
作者:非羽网络 |点击量: 0 | 时间:2024-08-20
全称Page View,即页面访问量,每打开一次页面PV计数+1。
全称Unique Visitor,指独立访客访问数,一台电脑终端为一个访客。
SKU是指一款商品,每款都有一个SKU,便于电商品牌识别商品。一款商品多色,则是有多个SKU;例:一件衣服,有红色、白色、蓝色。
交易金额。
(1)货品描述;
(2)旺旺/千牛响应速度:旺旺、千牛及时回复买家次数占比(不含群发、自动回复);
(3)发货速度:有物流发货信息的时间;
(4)回头率:买家第二次购买的人数占总购买人数的比;
(5)退款率:指因商品品质、假货等问题导致的成功退款率;
(6)品质退款率:指因商品品质、假货等问题导致的投诉占比,且被判卖家责任的(含双方责任);
(7)退款响应速度:买家申请退款时,卖家首次响应退款的间隔时长(天);
(8)平均退款时长:买家申请退款到每笔退款订单完成的平均速度(天);
(9)可跟踪物流占比:近90天有线上物流跟踪记录的发货订单数/近90天发货的订单数;
(10)实际发货时长:物流公司提供的订单物流记录信息的揽收时间-买家支付时间;
(11)违规扣分:卖家因商品品质、假货、知识产权等问题导致的违规积分。
L等级是用来划分店铺等级的指标,分为L1—L6。
自开店之日起,店铺总共成交金额。
和交易勋章及供应等级相关,当客户在阿里店铺下单后,系统会按照成长值给店铺加分。
买家搜索商品所用的词。
平台上买家搜索次数多的词,如连衣裙。
对商品有一定的描述和定义的词,如新款韩版蕾丝连衣裙。
跳失率是指统计时间内,访客中没有发生点击行为(收藏、加购、咨询、点击评价、点击超链接等行为)的人数/访客数,即1-点击人数/访客数。该值越低表示流量的质量和产品的转化率越好。多天的跳失率为各天跳失率的日均值。
入店上级页面为1688网站首页的“为你推荐”或者APP首页的“推荐”模块。
(1)点击转化率:商品的点击次数/展现次数;
(2)询盘转化率:询盘客户数/店铺总访客数;
(3)询盘转化率:询盘客户数/店铺总访客数;
(1)站内搜索:入店上级页面为PC/无线端主搜结果页,淘货源等市场搜索结果页(包含广告商品)。
(2)站外搜索:入店上级页面为承接百度等站外搜索引流结果的1688 热销市场等页面。
(3)入店关键词:访客户入店前搜索的关键词,如果访客通过多个关键词进入店铺,同时计入多个关键词。
(4)访客来源页面:访客进店前最后访问的页面。如果一个访客从多个页面进入到店铺,计算到最早进入店铺的那个来源页面效果中。
(5)旺旺在线时长:所选日期的平均每个时段内,我的旺旺在线分钟数,满60分钟,表示这个时段都在线。
(6)引流关键词:访客通过搜索这些词后访问店铺内的页面,如果访客通过多个搜索词进入店铺,会同时计入多个搜索词。
(7)新访客/老访客:本次访问前30天内曾经来访过店铺,记为老访客,否则为新访客。
(1)动销商品:统计时间段内有客户下单的商品,一般是近30天;
(2)动销率:动销商品占全天上架商品数量的比例。
(3)客单价:所选营销方案内,支付金额/支付买家数,即平均每个支付买家的支付金额。
(4)累计支付金额:所选营销方案内,买家从活动开始至今(最长30天)拍下商品后,通过支付宝支付给您的金额,包括邮费,阶段付款在付清当天才计入内。所有终端的支付金额为PC端支付金额和无线端支付金额之和。
(5)新买家:180天内在店铺里下单并支付的买家为老买家,其余为新买家;
(6)累计支付新买家数:所选营销方案内,买家从活动开始至今(最长30天),完成支付的去重新买家人数,预售分阶段付款在付清当天才计入内;所有终端支付买家数为PC端和无线端支付买家去重人数,即统计时间内在PC端和无线端都对商品完成支付,买家数记为1个。
(7)营销支付产品占比:设置了某种营销的产品数中,被在线拍下并支付的产品数占比。
(8)支付金额:所选时间内,买家通过该营销推广在线拍下您店铺内产品并支付的累计金额,单位为元。
(1)交易指数:根据统计周期内的支付相关指标综合计算得出,指数越高,表示交易数据越多。较上一周期增幅按实际数据计算得出(而非按照指数)。
(2)流量指数:根据统计周期内的商品访问相关指标综合计算得出,指数越高,表示访问数据越多。较上一周期增幅按实际数据计算得出(而非按照指数)。
(3)搜索指数:根据统计周期内的搜索相关指标综合计算得出,指标越高,表示搜索数据越多。较上一周期增幅按实际数据计算得出(而非按照指数)。
(4)供应指数:根据统计周期最后一天有该行业有效商品的诚信通会员相关指标综合计算得出,指数越高,表示有效供应商数据越多,与终端、买家身份无关。较上一周期增幅按实数据计算得出(而非按照指数)应指数。
(5)商品指数:根据统计周期最后一天行业下全站有效商品相关指标综合计算得出,指数越高,表示有效商品数据越多,与终端、买家身份无关。较上一周期增幅按实际数据计算得出(而非按照指数)。